身處政治權力頂端,卻也是血肉之軀的宮廷女性們如何愛,如何恨?她們的愛欲情仇,對她們自己和他人,以及天下局勢會造成何種影響?
聽完書中古今對照的故事,你會發現,原來不管古今,人性的光明與黑暗其實相去不遠,現代社會普遍的問題,在古代也不斷發生,而透過古今觀念與處理方法的對比,我們也能看出不同時代的想法異同。
回到恐龍時代的臺灣,會看見什麼?有比土鳳梨更土的鳳梨?考古改寫了臺灣土狗史?!媽祖是外國人或混血兒?
我們現在說「散步」,又為什麼是「散」?是要「散」甚麼東西呢?甚麼人敬酒卻敬到鬧出人命?又是誰那麼不賞臉呢?甚麼樣的人愛喝酒到願意與豬一起趴著共飲一大甕酒?蘭陵王高長恭、潘安再世、璧人衛玠──為什麼南北朝時代盛產絕世俊男?
然而本書作者依舊能夠在《演義》中找出羅貫中所精心安排,卻為人所忽略的細節,譬如,劉備的雙耳垂肩、關羽華容道義釋曹操……等,並非字面上所見到的意義,而是另有其他。
本書作者以史料為綱,深入歷史謎霧剖析武士真實生活的諸般面相,解讀這群人的內在意識與外在行動邏輯,藉由探討世人對武士的種種刻板印象與實相,還原歷史中武士的本來面目。
本書所收五篇文章,分別從歷史、文學、思想、宗教、文化的角度,縱橫剖析,深入肌理,言人之所未言,發人之所未發,是探討中國古代俠客與文化最深刻的一本書。
看似靜懿悠然的古都,其實在日本歷史上是個不斷流動著的城市!這裡是值得你閉上眼聆聽欣賞的京都,傳統與現代,在人們的心目中,宛若一條時間的長河,鮮活地展現出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