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明快活潑的筆調,用簡潔深入的十大章節,寫下流行產業的酸甜苦辣與經營脈絡,提供有志踏入時尚產業的讀者,全面性的實務觀念與客觀超脫的眼光,掃除人們的誤解與迷思,而所有對時尚有興趣的讀者,都能藉由本書一窺時尚在現今人類城市活動中的多重、迷人角色。
余先生很早就關注華人社會的人文研究發展,1984年與已故的吳大猷先生討論人文與科學的發展時,已預見台灣社會中科學當令、功利取向的長程發展隱憂。兩位先生皆認為當時社會的進步集中在外在環境,個人的內向開發卻被遺忘了,於是產生很多道德、心理方面的問題。
本書收入余英時先生在1980年代之後研究的菁華,論述知識人在中國的歷史淵源、意義等面向,及其流變對價值意識的影響。
本書是根據於1983年9月3日在台北「國父紀念館」公開演講的紀錄改寫而成的,是當時《中國時報》主辦的「中國文化與現代生活」演講系列的一個總結。就中國文化與現代生活之間的複雜關係,余英時先生從澄清價值系統著手,將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予以精微的闡發和透澈的疏通。
台灣美髮建教合作第一手報導,揭開建教生為了夢想與生存,所付出的代價,有些人的生命,的確因此有了不同凡響的價值,但更多的建教生,歷經的卻是夢想幻滅的殘酷
本書由薩摩亞酋長杜亞比的視角出發,他在遊歷歐洲後,對我們所謂進步的文明人有著不同的生活方式與想法,產生了許多困惑與價值衝突,於是記錄下來分享給他的族人。